周志高在贫困户家中进行低保核查
“脱贫攻坚”仅四个字,但是放到灌阳县新圩镇潮立村,就变成了12个村民小组602户。村民2160人中的182户717人都是贫困户,贫困发生率超过三分之一,以及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850元、适合耕种的水田面积人均不足0.5亩这一事实。目标就在眼前——2018年全村脱贫!在我校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周志高的日记本上,到处都写着这样的数字。
在这几本厚厚的民情日记本中,有几句话特别引人注意。周志高讲起了这些话语背后的故事,讲起了他在驻村期间的点点滴滴。
“你们共产党的官辛苦了”
说出这句话的是村内一户70多岁的贫困户。老俩口长期居住在一栋破败不堪的木板房里,最值钱的几头牛就拴在一墙之隔的牛栏里,老俩口的愁容让他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周志高开始走上了协助该户申请各种资助的道路,危房改造、低保、产业扶持等,各项资金在他的努力争取下也逐步到位。如今,在政策的照顾下,老两口在2016年底搬入了宽敞明亮的砖混结构的平房,养牛的规模扩大了,也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两不愁三保障”顺利实现,脱贫指日可待。
扶贫的道路,就是心系群众奔走于村镇之间共谋扶贫大计。驻村的两年,周志高光是民情日记就写了将近厚厚的三本,走访调研不仅让他摸清了底子、理出了路子,也树立起了第一书记在村民心中的形象。
“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共产党员’这个称呼是如此的责任重大”,周志高感慨道,“在村民眼里,我就代表‘共产党员’,我不好好工作,就愧对这一称呼了”。
第一书记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年的时间,潮立村共脱贫22户92人,脱贫人口占全村贫困人口的12.8%,圆满完成了上级政府交代的任务,并先后通过了自治区脱贫摘帽核验组、自治区党政实绩考核工作组对该村扶贫对象脱贫摘帽核查验收和贫困户扶贫搬迁情况的专项检查,周志高也在年终考评中获得了“优秀”。
羊田村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羊田村是潮立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屯,地处偏僻,山高路远,生存条件艰难。全屯64户中有25户是贫困户,都是我校结对帮扶的对象。自从2017年年初正式确定学校结对帮扶之后,周志高就把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列为头等大事。羊田村原有的水池管道因年久老化,一遇到下雨天气就容易断裂,周志高在经过调查后,及时向到单位领导汇报。很快,学校批复了资金,水池管道问题也迅速得到了解决。水池管道建设竣工的那天,村民代表就给他发来了这样一条温暖的感谢短信。
现在,走在村里,周志高总能听到这样的呼声:“周书记,进来坐下喝口油茶吧!”“周书记,刚收的花生,尝一下,很新鲜”……每每听到乡亲们亲切地邀请,他总觉得心里热乎乎的,他始终坚信第一书记只有把心交给群众,以真诚换真心,群众才能把第一书记当“我们村的人”。
驻村的两年时间里,在周志高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潮立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路灯亮起来了、道路拓宽硬化了、灌溉水渠修补完善了、水井建起来了、村委办公楼也搭建起了雨棚。村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也日渐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村里的红辣椒合作社也成立了党支部,潮立村也因此获得了2016年度全县脱贫攻坚先进村的荣誉称号。
“你看第一书记多么关心你”
当这句话从贫困户陆某的邻居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周志高不禁感叹:终于了却了牵挂已久的一桩心事。原来,年仅17岁的陆某和他弟弟是孤儿,两人的父母亲早年因病先后去世,全靠爷爷奶奶把他们拉扯大。为了让兄弟俩学习上无后顾之忧,周志高联系上了桂林市助学联合会的爱心人士到村考察,与包括陆某弟弟在内的三位孤儿学生签订了“一对一”助学协议,对他们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予以现金资助。听说哥哥考上了大专,周志高又来到他家里,帮助他申请“雨露计划”的资助,并叮嘱哥哥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两兄弟的爷爷不善言辞,只能一个劲地说“谢谢”,旁边的邻居倒是如此感慨起来。
作为来自教育行业的驻村第一书记,周志高一直把扶贫助学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部分,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先后与学校机关第一党总支部、校团委机械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单位联系,到村开展活动,先后开展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理论宣讲小广场”活动、“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 “启明星”航天主题夏令营,在潮立村小学建立了红领巾图书室、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还带领大学生助力脱贫攻坚调查实践团进村入户走访调研,调研报告获得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周志高本人也被评为学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面对数不清的艰巨任务,第一书记周志高对脱贫目标的实现始终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有党的好政策,有村“两委”干部的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来自学校作为后援单位的关心和呵护。
“我们第一书记要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向大家证明,航天人既能“上天”,也能“下地”,周志高这样说道。在面对脱贫攻坚这一头号民生工程时,他用自身的不懈努力,书写着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无限荣光。
(编辑:刘梓汐)